• 產業(yè)門戶
  • 廣告服務
  •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(yè)信息展示平臺,所發(fā)布信息僅供參考,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

分享

廣東省地產中藥材盤點(第二十四期)

2014-09-24 17:57 作者: 丁欽洋 38936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

【天地網訊】

  本期該省貨源走動平穩(wěn)為主,根據具體貨源走動情況歸納如下:

  一、廣東中藥材產業(yè)一周熱點

  (2014.09.17-2014.09.24)本期關鍵詞:廣東加快中醫(yī)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步伐

  近日,廣東省中醫(yī)藥局印發(fā)《廣東省推進中醫(yī)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》,明確到2015年,在珠江三角洲地區(qū)率先建成“治未病”預防保健服務網絡,到2020年,在全省初步建立“治未病”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工作目標。

  按照國家和廣東省對中醫(yī)“治未病”工作的部署要求,廣東在總結前階段“治未病”健康工程的實踐經驗和試點經驗的基礎上,把建立健全服務體系,建立規(guī)范化服務平臺,提供規(guī)范化的“治未病”預防保健服務和加強科學研究、人才隊伍建設、“治未病”文化宣傳6任務作為今后工作重點。通過該方案實施,健全“治未病”預防保健服務體系,完善服務功能,規(guī)范服務平臺,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,構建多元化中醫(yī)預防保健服務格局,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、多層次、多樣化預防保健服務需求

  二、品種點評

  溪黃草:據產地專營商介紹,上個月貨源走銷良好,有不少藥廠購買大貨,這個月貨源走銷明顯轉緩,苦統(tǒng)貨價格穩(wěn)定在3.3元,甜統(tǒng)貨價格在5.8元。受去年下半年洪水影響,很多溪黃草被浸泡在洪水和泥土中,今年很多沒有長出來,因此今年產量較去年有所減產,但因產地尚有大量陳貨待售,因此價格還是趨于平穩(wěn)。

  香附:目前產地已無貨,之前產地毛統(tǒng)價格在9.5-9.6元,光統(tǒng)12元左右;當地前兩天因臺風“海鷗”的影響,受災嚴重,暴雨導致很多地區(qū)被淹,據產地一受災老板介紹:這次的臺風威力強于前幾次,自己種植的香附被淹80畝地,如果地里水去得快影響就不會太大,但是今年的產量肯定會少于去年,此次臺風對湛江其他藥材和農作物的影響都比較大。

  桂枝:中秋后桂枝行情開始回升,目前價格比較穩(wěn)定,現(xiàn)產地大粒價格2元,中粒2.5元,小粒3元,大圓片統(tǒng)貨3元,中圓片1.5以下5元,1.2以下6元,0.4-0.8的7元,大斜片統(tǒng)貨3.5元,中斜片0.8-1.2的5元,0.6-0.8的6元,0.3-0.6的7元,產地貨源多集中在加工戶手中,近期購貨商家不多,貨源走動一般,行情以穩(wěn)為主。

  何首烏: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何首烏貨源經過近期的持續(xù)走銷后目前當地庫存量不豐,大貨不易組織。近一周有安徽省亳州市的商家購貨,貨源呈批量走動。目前產地生首烏統(tǒng)片售價維持在18元/公斤,制首烏片售價20元/公斤。此外,據悉新一輪的下種工作已經結束,今年高州產區(qū)估計種植規(guī)模較去年擴大約1/3。

  龍眼肉: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今年龍眼肉迎來豐收年,其鮮果產量較去年有明顯增加。近期前來產地購買鮮果的客商較上月同期略有減少,但貨源仍不定期批量發(fā)往外地。目前產地龍眼肉鮮果售價30-35元/斤,干果售價14元/斤,目前當地貨源多集中在收購商家手中。

  山柰:近期附近有臺風過境,由于其植株較矮,未對山柰生長造成影響。當前隨購銷旺期的到來,有外地藥商致電詢問該品行情,貨源走動相對前期轉好,現(xiàn)7成干的山柰售價19元,9成干的售價25元。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4月的玉林市場,調料行情風云再起,在益智、八角茴香等品種行情明顯上漲的帶頭之下,白豆蔻、草果、丁香、蓽撥、山柰、胡椒、香砂、進口砂仁、高良姜、紅豆蔻等品種紛紛響應,加入了漲價的隊伍,短時間內市場...

2025年4月,“關稅事件”猶如一顆重磅炸彈,在市場商家間引發(fā)了熱烈討論,在這場關稅風波里,商家們一邊關注著政策動向,一邊討論著可能影響的中藥材品種,期望在關稅事件中避免一些品種相對帶來的風險。...

進入4月,香料不斷有資金擾動,益智強勢上升并帶動其它涉外香料本期上調,同時,受近期全國天氣各種變化影響,一些品種行情也出現(xiàn)小幅上漲,而對于關稅戰(zhàn)對中藥材的影響商家后市看法各異。其次,廣西、陜西、...

熊熊的藥市,瘋狂的種植,豐厚的庫存,未來藥市何去何從?2024-2025年,全國中藥材種植如火如荼,政府號召,快手直播,農民自愿。不計成本,不管用量,種藥能賺錢,種藥有出路,種藥能發(fā)財。人心所向...

中藥材市場在經歷了2月份春節(jié)后的恢復期之后,3月份進入了交易正常化,相比于前兩年的3月份的熱鬧非凡,今年的市場則顯得有點平靜,少了炒作,少了跟風,貨源也回歸為以實銷需求走動為主,供求關系又成為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