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[中藥材天地網訊]紫河車的在醫(yī)藥界的爭議似乎從未中斷,從胎盤所有權爭辯,紫河車藥效爭辯到食用紫河車安全隱患。國家政策也從禁止胎盤私下買賣,到如今將其踢出新版《藥典》。被剔除《藥典》已成事實,紫河車行情從去年開始一路下滑,價格也下跌不少,新《藥典》施行時間倒計時,紫河車如今行情如何?紫河車這血肉買賣是否已走到末路?
紫河車背景介紹
紫河車是指人類的胎盤,又名胎盤、胎衣、胎胞、胞衣、人胞、京河車、杜河車。現(xiàn)代醫(yī)學研究認為,胎盤含免疫因子、女性激素、助孕酮、類固醇激素、促性腺激素、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,能促進乳腺、子宮、*、睪丸的發(fā)育,對甲狀腺也有促進作用,對肺結核、支氣管哮喘、貧血等均有良效。2010版《藥典》對“紫河車”的定義是,健康人的干燥胎盤。而2015版《藥典》不再收載2010版的“紫河車”及含紫河車的中成藥。
紫河車的安全隱患
紫河車雖具有良好滋補功效的中藥材,由于其來源于人體胎盤,而胎盤是母體和胎兒間物質交換的“中轉站“,母體健康與否,將直接決定胎盤的健康程度。如果母體是乙肝、艾滋等病毒的攜帶者,胎盤也會被病毒污染。被病毒污染的胎盤流入市場,被人食用,可能導致食用者被傳染上疾病。例如乙肝病毒需在在100℃需110分鐘才失去傳染性,而傳統(tǒng)方法炮制方法并不能規(guī)避感染病毒的可能。而目前市場胎盤買賣多為不合法的私下買賣,無法對胎盤是否病毒污染進行鑒別,這是紫河車作為普通中藥材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。
人體胎盤禁止買賣
2005年衛(wèi)生部頒發(fā)《衛(wèi)生部關于產婦分娩后胎盤處理問題的批復》規(guī)定,產婦分娩后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。產婦放棄或者捐獻胎盤的,可以由醫(yī)療機構進行處置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胎盤。規(guī)定一方面是明確了胎盤所有權問題,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考慮。但是如此一來,作為紫河車原料的人體胎盤被禁止買賣,而作為中藥材的紫河車卻可以在市場上合法流通,胎盤買賣轉入“黑市”。據了解,目前紫河車大多來自醫(yī)院,但也有媒體報道,中藥材批發(fā)市場的部分胎盤極有可能是從偏遠的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所或非法接生診所。有需求,就有市場,事實上,胎盤私下買賣幾乎沒有停止過,這是業(yè)內公開的秘密,只是醫(yī)院管理更加嚴格,供貨通道縮緊,胎盤供應量減少。
被《藥典》踢出影響
紫河車被2015版《藥典》剔除已成事實,對其市場也已也產生了不小的沖擊。我國有不少含紫河車的中成藥,被明確例入不再收載品種目錄,如生血丸、安坤贊育丸、補腎固齒丸、河車大造丸、益血生膠囊。目前,“生血丸”、“補腎固齒丸”、“益血生膠囊”各有一家企業(yè)在生產,“河車大造丸”有24家企業(yè)在生產,“安坤贊育丸”的生產廠家則有6家?!端幍洹肥┬泻螅@些含紫河車的中成藥將無法正常流通,藥企也將不再生產以上中成藥,紫河車這部分需求量萎縮,失去了重要市場,將直接沖擊紫河車市場行情。
$pager$
紫河車目前行情
從2005年以后,隨著醫(yī)院管理的日漸嚴格,紫河車應市量也在減少。2014年上半年,因各地供貨量緊俏,市場庫存量也已經比較薄弱,紫河車價格上漲,行情一路走高。去年7月份,荷花池市場紫河車清水貨價格在1400-1500元之間。不少藥商也因此比較看好紫河車后期行情,認為價格還有上漲空間。
自去年9月,藥典委發(fā)布公示,出于安全考慮,擬將不再收錄紫河車及含紫河車的中成藥開始,前期行情火熱的紫河車市場迅速降溫,行情也一路下滑。這讓紫河車關注度下降,市場貨源走動緩慢,經營紫河車的商家也多持觀望態(tài)度。公示發(fā)布后不到三個月,去年12月紫河車價格已跌至900到950元之間,下跌了近700元。
今年以來,價格延續(xù)了去年的下跌趨勢,下滑速度趨緩。目前,亳州市場和安國市場紫河車價格跌至700元左右,成都市場跌至730元左右,玉林市場跌至750元左右。較去年同期,紫河車市場需求量明顯減少,最顯著的就是藥廠需求的萎縮,貨源走動緩慢,少有商家關注,整個行情萎靡不振。
未來替代品預測
有媒體報道,一些藥廠已放棄生產含紫河車中成藥,其中就包括生產“紫河車膠囊”的浙江康德藥業(yè),不過也有部分企業(yè)使用動物胎盤替代人體胎盤進行生產。在去年紫河車價格上升過高時,中藥材市場部分尋購商就開始轉購較為便宜的羊胎盤做代替,當時羊胎盤的要價在200-240元之間。無論從市場需求還是市場流通方面,替代品發(fā)展都是利好消息?,F(xiàn)實是動物胎盤市場認可度還不是很高,其未來市場如何發(fā)展,目前還無法下結論。
總的來看,新版《藥典》確實對紫河車市場造成的沖擊,需求市場萎縮,使紫河車市場陷入低迷疲軟狀態(tài),價格也隨之下跌。而醫(yī)院對胎盤的處理管理加強,紫河車貨源被限,供應量在減少,加之國家對中藥材監(jiān)管力度增強,對紫河車品質要求提高使本就應市量不多的供應雪上加霜。難道紫河車真的已經走到末路了嗎?筆者以為,紫河車未來發(fā)展大概有兩個方向,一是由于管理加強紫河車供應量逐漸減少,被踢出《藥典》后需求量進一步萎縮,紫河車被逐漸淘汰或被替代,最終消失在中藥材市場中;二是紫河車雖被踢出《藥典》,但消費者實際需求量并未減少,而紫河車安全檢測技術加強,市場重獲新生。無論是哪個方向,都是各方因素的博弈的結果,短期來看,紫河車尚未走到末路,據筆者了解,一些紫河車經營商開始積極開拓藥店市場。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