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一、藥典標準
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的干燥根,秋季挖根,堆起發(fā)熱,以使糖化,然后去掉莖基須根,曬至柔軟,手搓再曬,直至全干。
二、紅芪功效
補氣固表,利尿托毒,排膿,斂瘡生肌。用于氣虛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氣下陷,久瀉脫肛,便血崩漏,表虛自汗,氣虛水腫,癰疽難潰,血虛萎黃,內熱消渴,慢性腎炎蛋白尿,糖尿病。
三、產地現(xiàn)狀及最新情況匯總
甘肅宕昌紅芪正在產新
紅芪的種植分為移栽芪種植和仿生芪種植,移栽芪種植主流區(qū)域是甘肅;仿生芪的主流種植區(qū)域是甘肅、內蒙等地,由于生長年限長,藥材個體明顯大于移栽芪,總產量也遠低于移栽芪。
1、產地現(xiàn)狀
目前市場主流商品為移栽紅芪,主要產區(qū)在甘肅、內蒙等地,甘肅紅芪主要產在宕昌理川、阿塢、哈達鋪、漢王、安化等地,藥材長度與直徑較均勻,形狀差異較小,且劃分為選貨與統(tǒng)貨的方法基本一致。
野生紅芪生長環(huán)境及原藥材
移栽紅芪生長環(huán)境及原藥材
目前野生和仿野生紅芪總產量較小,藥材長度明顯大于移栽芪,故設仿野生紅芪與移栽紅芪兩個規(guī)格,且不同生長年限和同一根的上下段間直徑差異較大,根據主產區(qū)商品現(xiàn)狀以長度和直徑為指標劃分為不同等級,多供出口,主要產區(qū)在甘肅、內蒙等地。
2、重金屬、農殘問題
野生紅芪:重金屬一般都不會超標,農殘基本都合格,也不存在農殘問題,都是純天然環(huán)境生長,沒有人為干涉,幾乎不存在重金屬和農殘問題。
移栽紅芪:中藥材屬性為農副產品,中藥材整個生產初期基本為習慣性種植。藥農在農藥、化肥、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方面的使用目的只在于增產增收,賣個好價錢等。
2019年1月,國家藥典委發(fā)布2020年版《中國藥典》編制大綱,提出“全面制定中藥材、飲片重金屬及有害元素、農藥殘留的限量標準”。
到8月底,國家藥典委發(fā)布《0212 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》等15份國家標準草案。對于植物類藥材,要全面進行檢查重金屬及有害元素(鉛、鎘、砷、汞、銅)限度。除此之外,還禁用33種農藥。
2020版藥典馬上實施,估計頒布以后,各藥廠采購移栽紅芪趨嚴,重金屬、農殘超標問題造成的退貨現(xiàn)象會大幅增加。
3、價格預期
宕昌農戶正在采挖紅芪
紅芪鮮貨
近4-5年,紅芪價格偏低,農戶種植效益不佳,改種黃芪、黨參、當歸等藥材,從去年開始,產地庫存緊缺。據產地藥商反映,幾年前的庫存都消耗殆盡,18年產新后,紅芪小條收購價格在1.8-2.3元/市斤,紅芪大條價格在8元/市斤左右。
今年產新開始,紅芪小條價格在3.8-5.2元/市斤,大條價格在10元/市斤左右,較去年價格高出1-3元/市斤,按照紅芪折干率7斤干1公斤,紅芪小毛條(干貨)價格在13.3-18.2元/公斤,(去年毛條價格在11-14元/公斤),加上人工價格在14-20元/公斤,0.8以上節(jié)子價格預計在60元/公斤左右。
四、總結
從近2年藥廠和飲片廠采購規(guī)格來看,企業(yè)標準一降再降,以飲片來說,前幾年飲片廠采購紅芪片都是1.0以上的,從去年開始降到0.8以上,今年個別企業(yè)把標準降到0.6以上。
近幾年紅芪價格偏低,農戶種植效益不佳,改種黃芪、黨參、當歸等藥材,紅芪種植面積減少,加之產地庫存緊缺,個人觀點認為紅芪今年價格有望繼續(xù)走高。
(本文作者:車四平 宕昌縣昌遠鼎盛中藥材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 18805675316,中藥材天地網編輯整理。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觀點,數據信息僅供參考。藥市有風險,交易需謹慎!)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