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中秋節(jié)過后,廣西的家種天冬便陸續(xù)開始產新,目前主產區(qū)玉林的采收加工已經如火如荼的進行了三個月,受新貨上市的影響,近月行情呈持續(xù)下滑的勢頭。
一、天冬野生、家種資源的生產情況
天冬主產于我國的西南各省區(qū),其中貴州、四川、云南、廣西、重慶、湖南均有野生,野生品一般以大天冬為主;家種品為小天冬,近年四川、貴州也有發(fā)展,但一直以來廣西才是唯一的傳統(tǒng)大產區(qū),主要分布在玉林、貴港一帶,廣東粵西地區(qū)也有引種歷史,但由于技術不成熟,至目前量仍然不大。
天冬每年的野生貨源產量一直都不大,但野生品個大,肉肥,質量佳,較受高端需求的歡迎,市場銷路一直都很暢。家種天冬的種植技術已經很成熟,在種植積極性不受到打擊的情況下,產量都能滿足市場需求。由于家種天冬的生長周期長,主產區(qū)狹窄,市場歷史上曾是商家資本逐利的目標,也曾在商戶的運作之下獲得成功,至今雖然過去多年,但仍是該品的經營借鑒。
圖1 貴州野生大肉天冬
圖2 云南殼冬
二、天冬的行情、生產起伏
小天冬在2010年前面的幾年,商家成功的將行情由不足10元的價位運作至40多元(2009年7月),創(chuàng)造了其市場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價,隨后生產立即受到刺激,一個生長周期到后行情便開始明顯下滑,2011、2012年的產新季落至15元左右。
一次的成功,帶來了往后數年的熱度,天冬也因此由一個不怎么起眼的品種開始成了很多商家關注的對象,2011-2012年短暫的低迷之后,生產調減,商家又重新看到希望,小天冬也不負眾望,2014年行情回升至40元,2015年產新后至2016年飆升至100元(無硫貨)之上,再次創(chuàng)造了新的歷史高峰,成就了輝煌。
經濟作物的規(guī)律變化,必然引起生產的起落。2018年開始,家種天冬擴種的面積又開始進入采挖期。由于2016年至今年天冬的行情一直都在50元以上,對于農戶來說仍有很大的利潤空間,所以今年乃至未來幾年,天冬每年的可采收面積預計都會維持在一個偏高的水平。
小天冬的生長周期一般為三年,但有的農戶會趕行情提前采挖,在以前質量要求不嚴的情況下,兩年生的貨源在市場不會被明顯區(qū)別對待,但是在當前標準越來越高的情況下,兩年生的天冬浸出物很難達到藥典標準,在中藥必講含量的今天,含量不達標難有銷路,這無論對于種植戶還是市場經營戶都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。
圖3 廣西家種天冬(左上為無硫貨,右下為有硫貨)
圖4 家種天冬粒(近來出現的規(guī)格)
三、天冬的后期行情分析
天冬的年銷量在2500噸上下,2015、2016、2017年的產量持續(xù)偏小,市場貨源總體供應偏緊,2018年產量開始恢復,今年相比去年預計增加30%左右,明年的產量還將會進一步擴大,目前市場無硫貨價格在45-50元之間,產區(qū)干度較差的不足40元收購,有部分商家少量囤積,大多數都是根據自己的經營計劃勤進快銷為主。
今年開始,天冬的庫存將會逐步充盈,按照當前的收購行情價格,農戶仍會有生產、采挖出售的積極性,雖然目前價格是近年的低點商家的經營量也有增加,但在后期新貨不斷上市,市場貨源量足的影響下,天冬一時很難有利好出現。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